 
  金秋十月,四川甘孜丹巴县的试验示范基地传来喜讯:一片采用新型种植模式的玉米示范田实测亩产突破1400公斤,达到1419.48公斤。该产量创造了西南地区玉米单产的新纪录。
10月底,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专家团队对丹巴县甲居镇聂呷村的玉米示范田进行了现场测产。这片面积2亩的试验田种植着粮饲通用型玉米新品种“成单372”。专家组按照国家标准测产程序,经过全面实收、精确称重和科学折算,最终确认了这一高产结果。
据悉,“成单372”是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潜心培育的玉米新品种,已通过多项审定程序。该品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支持春季和夏季播种,也适合与其他作物复合种植,在粮食和饲料生产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据科研人员介绍,该品种最显著的特点是耐密植、抗倒伏。在每亩种植密度达到5500-6500株的情况下,植株仍然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同时,它对西南地区常见的玉米病害表现出较强的抵抗能力,能够在高湿、多病的环境中保持稳定产出。
这一高产成果得益于品种与栽培技术的有效配合。示范基地采用了精准灌溉、地膜覆盖、合理密植等配套措施,为品种优势的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这种生产模式为高原及相似生态区域的玉米种植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种子企业负责人表示,该品种已在多个生态区进行试种示范,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公司计划未来几年在四川、云南、海南等地扩大示范规模,并稳步推进制种基地建设。
农业专家表示,这一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优化西南地区玉米种植结构,提升区域玉米生产能力,同时对促进农牧结合区畜牧业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建议加大推广力度,让科技成果惠及更多农户。
永红国际展览(搜索"永红国际展览"公众号关注)注: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不得删减内容。
